当前所在位置: 高起点 > 作文 > 正文

2024年江苏高考作文,新课标I卷解析及范文

2024-07-03 10:16:32 高起点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互联网与人工智能已深度融入我们的生活,极大地改变了我们获取信息和解答问题的方式。但是,这种便捷是否意味着我们的问题真的在减少?本文将深入解析2024年江苏高考作文题“人工智能”,并呈现两篇范文,欢迎大家参考。

  2024年新课标I卷

  适用地区:山东、广东、湖南、湖北、河北、江苏、福建、浙江、江西、安徽、河南

  作文真题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那么,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作文解析

  本题围绕“人工智能”这一科技热点,探讨了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人类面对问题时的变化与反思。题目旨在引导学生思考科技进步对人类社会认知模式、问题解决方式以及思维方式的深远影响,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进行深刻分析,展现其思辨能力和创新思维。

  题目解析

  本题通过描述“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的现象,引发考生对“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这一问题的探讨。题目实际上是一个开放性的思考题,旨在鼓励考生跳出常规思维,从科技发展与人类问题之间的复杂关系入手,进行深入的剖析和阐述。

  考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1、问题的数量与类型:随着科技的进步,许多基础性和知识性的问题确实能够迅速得到解答,但这并不意味着人类面临的问题在总量上有所减少。相反,新问题的不断涌现,尤其是那些涉及伦理、道德、社会结构等深层次的复杂问题,可能更加棘手。

  2、问题的深度与广度: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普及,使得人们更容易获取表面信息,但深层次的思考和理解却可能因此受到忽视。考生可以探讨在快速获取信息的同时,如何保持对问题的深度挖掘和全面理解。

  3、人类思维与能力的变化:科技的进步是否会导致人类思维能力的退化?在过度依赖科技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人类是否会失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考生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4、科技的双刃剑效应: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伴随着一系列新的问题和挑战,如信息安全、隐私保护、技术伦理等。考生可以分析这些伴生问题,并探讨其对社会发展的潜在影响。

  写作指导

  1、明确立场,深入剖析:考生应在文章开头明确自己的立场和观点,然后围绕这一观点进行深入剖析和阐述。可以通过列举具体事例、引用权威数据等方式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2、辩证思考,全面分析:在论述过程中,考生应保持辩证的思维方式,既要看到科技进步带来的积极影响,也要正视其带来的问题和挑战。通过全面分析问题的多个方面,使文章更具说服力和深度。

  3、联系实际,增强说服力:考生可以将自己的论述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通过具体案例或身边的现象来阐述自己的观点。这样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具体,增强说服力。

  4、结构清晰,逻辑严密:文章结构应清晰明了,逻辑严密。可以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常规结构来组织文章内容。同时,注意段落之间的过渡和衔接,使文章流畅自然。

  范文一

  《在人工智能时代,问题永不落幕》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似乎生活在一个问题可以迅速得到答案的时代。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问题在减少,反而是在以另一种形式不断涌现。

  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科技的进步只是解决了部分基础性和知识性的问题,而人类面临的问题远远不止于此。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新的问题层出不穷,尤其是那些涉及伦理、道德、社会结构等深层次的复杂问题。这些问题往往需要我们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思考和解决。

  其次,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普及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人类的独立思考能力。在快速获取信息的过程中,我们往往容易陷入信息茧房之中,只关注自己感兴趣或与自己观点相符的信息。这种思维方式的固化不仅限制了我们的视野和思维广度,还可能导致我们失去对问题的全面理解和深入思考。

  因此,在人工智能时代,我们更应该保持对问题的敬畏之心和探索精神。面对新问题和新挑战时,我们应该勇于质疑、敢于创新、善于思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保持竞争力和创造力,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范文二

  《科技之光下的新问题》

  互联网的普及和人工智能的应用让我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便捷和高效。然而,在这份便捷的背后却隐藏着新的问题和挑战。

  首先,科技的进步带来了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被海量的信息所包围,但真正有价值的信息却往往被淹没在信息的海洋中。这导致我们在面对问题时往往感到无所适从甚至迷失方向。因此,如何在信息海洋中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并加以利用成为了我们面临的新问题。

  其次,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工作被机器所取代。这虽然提高了生产效率但也引发了人们对就业问题的担忧。如何平衡科技进步与就业之间的关系成为了我们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此外,科技的双刃剑效应也不容忽视。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可能带来一系列的安全隐患和伦理问题。如何确保技术的安全使用和合理应用成为了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综上所述,人工智能时代下的新问题层出不穷且复杂多变。我们需要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去面对这些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科技的浪潮中乘风破浪不断前行。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2024年四川高考作文,全国甲卷解析及范文

2024年四川高考作文,全国甲卷解析及范文
2024年四川高考全国甲卷的作文题目聚焦于坦诚交流的重要性,这一主题不仅考查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考察了他们对人际交往和沟通的理解。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个题目,并提供一些范文参考。

2024年西藏高考作文,新课标II卷解析及范文

2024年西藏高考作文,新课标II卷解析及范文
2024年西藏高考新课标II卷的作文题目聚焦在“不断抵达未知之境”,这个题目不仅考查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考察了他们对探索未知的理解和追求。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个题目,并提供一些写作思路和范文供参考。

好词好句好段摘抄大全 精选作文素材整理

好词好句好段摘抄大全 精选作文素材整理
  氤氲柔光,荷塘的那一抹粉红让绿色紧簇着,阳光斑驳在荷叶上,微风轻扑,荷叶摇摆,花与叶是藕断丝连,她为她遮风,替她挡雨。那片绿似乎很漠然,却又很耀眼。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作文句子素材,大家可以看一看。

初中作文一般得多少分 怎么能写好作文

初中作文一般得多少分 怎么能写好作文
  初中作文的得分范围通常在0-60分之间,具体得分取决于文章的质量和符合评分标准的情况。中考作文一般都是考全命题、半命题、材料、话题等四种类型的命题方式。命题作文,一般是指出题者给出一个既定的题目,要求应试者根据这个给定题目进行写作。它包含事件,人物,场面等要素。

2024年江西高考作文,新课标I卷解析及范文

2024年江西高考作文,新课标I卷解析及范文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已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也深刻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2024年江西高考作文题以人工智能为题,引导考生思考在智能时代背景下,人类如何面对问题、探索答案,以及科技与人类智慧的辩证关系。下面我将对这一作文题进行解析,并提供两篇范文,供参考。

中考作文600字左右 精选2025作文范文

中考作文600字左右 精选2025作文范文
  中考作文还承担着提高阅读水平的重任。在写作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地阅读、思考、积累,从而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下文是小编整理的中考作文600字左右范文,快来一起看看吧!

2024年广东高考作文,新课标I卷解析及范文

2024年广东高考作文,新课标I卷解析及范文
在互联网与人工智能的浪潮席卷全球的情况下,互联网与人工智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捷。但是,这一变革也引发了深刻的思考:随着问题得以迅速解答,我们是否正步入一个“问题减少”的时代?2024年广东高考作文题“人工智能”正是围绕这一主题,引导考生深入探索科技与问题之间的复杂关系。

2023年全国各省高考语文作文题目

2023年全国各省高考语文作文题目
2023全国各省高考语文作文题目:全国甲卷:《人·技术·时间》;全国乙卷:《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新课标I卷:《故事的力量》;新课标II卷:《安静一下不被打扰》。北京卷:《续航》《亮相》;天津卷:《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

2023年辽宁高考语文作文题目及范文

2023年辽宁高考语文作文题目及范文
2023年辽宁高考语文作文题目:本试卷语言文字运用II提到的“安静一下不被打扰”的想法,在当代青少年中也不鲜见。青少年在学习、生活中,有时希望有一个自己的空间,放松,沉淀,成长。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

初中十大作文书排行榜 哪些好用

初中十大作文书排行榜 哪些好用
  初中好用作文书小编推荐大家使用蝶变作文写作指导和素材、中学生最新话题作文、中学生最新获奖作文大全、中学生最新考场作文大全、中学生最新优秀作文、中学生最新作文大全等等。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