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高起点 > 作文 > 正文

2024年湖南高考作文,新课标I卷解析及范文

2024-07-04 10:27:41 高起点

  在2024年的高考中,湖南考生们迎来了新课标I卷作文的挑战。今年的作文题目聚焦于“人工智能”与现代社会的关系,引导考生们深入思考科技进步对问题解答方式及人类思维方式的影响。题目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那么,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接下来一起来看一下吧。

  2024年新课标I卷

  适用地区:山东、广东、湖南、湖北、河北、江苏、福建、浙江、江西、安徽、河南

  作文真题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那么,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作文解析

  本题以“人工智能与问题解答”为核心,引导考生探讨科技进步对人类思维方式及问题解决能力的影响。随着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获取信息的速度和便捷性得到了极大提升,但这一现象背后所隐含的深层次问题,如人类是否因此变得依赖技术、是否失去了独立思考和深度探索的能力,成为了本文探讨的重点。

  题目解析

  本题通过两句简洁的话语,构建了一个既具体又抽象的思考框架。第一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描述了科技发展的现状;第二句“那么,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则是一个开放式的提问,旨在激发考生对科技影响下的知识获取与问题思考的深度反思。

  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问题”的多重含义:它既可以指具体的、需要解答的疑问,也可以指人类面临的挑战、困境或未知领域。因此,考生在回答时,应从多个维度出发,探讨科技发展如何影响这些问题的数量、性质及人类的应对方式。

  写作指导

  1、明确观点:首先,考生需要明确自己的观点,即科技发展是否会导致问题减少,或者问题只是以不同的形式存在。

  2、分析现象: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分析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如何改变人们获取答案的方式,以及这种改变带来的利弊。

  3、探讨深层次问题:进一步探讨科技发展对人类思维方式、创新能力、价值观等方面的影响,以及这些影响如何作用于问题的产生与解决。

  4、提出解决方案或展望:基于上述分析,考生可以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或对未来发展的展望,展现自己的思考深度和广度。

  范文一

  《智有所限,问无终点》

  在互联网与人工智能的浪潮席卷之下,我们似乎进入了一个知识随手可得的时代。越来越多的问题能迅速得到答案,这看似让我们的疑问在减少,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

  不可否认,人工智能为我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当我们对某个知识点有疑惑时,只需动动手指,海量的信息便扑面而来,瞬间消除我们的困惑。但这也仅仅是在知识层面,而生活的复杂与多彩远非知识所能涵盖。人工智能可以告诉我们如何解方程,可以告诉我们历史事件的时间与细节,却无法告诉我们面对人生抉择时该如何取舍,无法告诉我们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该如何自处。那些关于情感、道德、伦理等的问题,依然需要我们自己去思考、去探寻。

  再者,即便在知识领域,人工智能也并非万能。它所提供的答案往往是基于已有的数据和算法,而对于那些尚未被收录或无法用现有模式解答的问题,它便无能为力。科学的发展正是在不断提出新问题、探索新领域中前进的'。如果我们满足于现有的答案,不再追问,那么科学的创新又从何谈起?人类的进步又将如何实现?

  况且,轻易得到答案有时反而会让我们失去思考的动力。当我们习惯了不假思索地接受信息,我们的思维就会变得懒惰,我们的创造力就会被逐渐磨灭。而真正的智慧往往诞生于深入思考和反复琢磨之中。

  其实,我们的问题永远不会越来越少,因为生活在不断变化,新的情况、新的挑战层出不穷。从宏观的宇宙奥秘到微观的粒子世界,从社会的发展趋势到个人的内心困惑,问题无处不在。而正是这些问题,激发着我们的求知欲,推动着我们去探索、去发现。

  我们应珍视每一个问题,将其视为成长和进步的契机。不要被人工智能的便捷所迷惑,而要保持那份对未知的好奇和探索的勇气。在人工智能的辅助下,更加深入地思考,更加努力地追寻答案,同时也不忘记在追寻的过程中提出更多的新问题。因为,智有所限,而问无终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不断解决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循环中,真正领略到知识的魅力,感受到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范文二

  《莫让智能遮望眼,且将思考付真心》

  在当今社会,人工智能的发展日新月异,它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让我们能快速得到问题的答案。然而,我们不能因此而忽视了思考的重要性。

  人工智能的确强大,它可以在瞬间为我们提供大量的信息和答案。但这些答案往往是基于已有的'数据和算法,缺乏灵活性和创新性。真正的智慧和创造力来源于我们的思考,来源于我们对问题的深入分析和独特见解。

  当我们过度依赖人工智能时,我们可能会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我们不再去努力探索问题的本质,不再去尝试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这样一来,我们的思维就会变得狭隘,我们的创造力也会被逐渐扼杀。

  而且,人工智能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生活中总有一些问题需要我们用自己的情感、价值观和判断力去解决。这些问题涉及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道德伦理等方面,是人工智能无法触及的领域。

  我们应该在利用人工智能的同时,保持自己的思考能力。不要盲目相信人工智能给出的答案,而要学会质疑、反思和创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中不被淘汰,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

  莫让智能遮望眼,且将思考付真心。让我们在享受人工智能带来便利的同时,不忘坚守自己的思考阵地,用我们的智慧和创造力去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2024年山东高考作文,新课标I卷解析及范文

2024年山东高考作文,新课标I卷解析及范文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现象。2024年山东高考作文题“人工智能”正是对这一时代背景的深刻回应,它引导考生思考科技发展与人类生活、思维方式的微妙关系。下面本文中将从2024年山东高考作文题目解析入手,结合两篇范文,讨论这一命题的深层含义。

2024年江西高考作文,新课标I卷解析及范文

2024年江西高考作文,新课标I卷解析及范文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已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也深刻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2024年江西高考作文题以人工智能为题,引导考生思考在智能时代背景下,人类如何面对问题、探索答案,以及科技与人类智慧的辩证关系。下面我将对这一作文题进行解析,并提供两篇范文,供参考。

2024年福建高考作文,新课标I卷解析及范文

2024年福建高考作文,新课标I卷解析及范文
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与互联网的普及正深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与学习方式。面对这一时代浪潮,2024年福建高考作文题以“人工智能”为核心,探讨了一个既具前瞻性又富含哲思的话题——“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那么,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

2024年河南高考作文,新课标I卷解析及范文

2024年河南高考作文,新课标I卷解析及范文
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人工智能与互联网的普及正深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它们如同一把双刃剑,既带来了便捷与高效,也引发了无尽的思考与探讨。2024年河南高考作文题,正是以“人工智能”为引,激发考生对科技影响下的知识获取与问题思考的深度反思。

写好作文的十大技巧 怎么才能写出高分作文

写好作文的十大技巧 怎么才能写出高分作文
  作文成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字迹和卷面。写作文时,必须把字写好,避免字迹潦草,使用修改符号时要正确。漂亮的标题可以吸引阅卷老师的注意。平时积累作文题目,巧用词组和短语,或者用主题词或名言古诗作为标题。

初中作文一般得多少分 怎么能写好作文

初中作文一般得多少分 怎么能写好作文
  初中作文的得分范围通常在0-60分之间,具体得分取决于文章的质量和符合评分标准的情况。中考作文一般都是考全命题、半命题、材料、话题等四种类型的命题方式。命题作文,一般是指出题者给出一个既定的题目,要求应试者根据这个给定题目进行写作。它包含事件,人物,场面等要素。

高考语文作文写作手法介绍 怎样写好作文

高考语文作文写作手法介绍 怎样写好作文
  高考作文满分60分,其重要不必说。学语文我们总说是“童子功”,需要从入学阶段就开始学习,老师也说要从书本上、电视上、报纸上、日常生活等等地方去积累作文素材。

2024年高三作文素材热点 最新时事热点话题

2024年高三作文素材热点 最新时事热点话题
  2024高考作文实用新闻素材:《尚书》中言:“不知稼穑之艰难,乃逸乃谚。”确实,若未挥洒过劳动的汗水,未体会过劳动的艰辛,便很难真正领悟劳动的内涵、珍视劳动的价值。审视我们的周围,青少年“不识稼穑”的现象并不鲜见,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折射出劳动教育淡化、弱化的现实状况。

2023年北京高考作文题目及范文

2023年北京高考作文题目及范文
2023年北京高考作文题目为:题目一:“续航”一词,原指连续航行,今天在使用中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如为青春续航、科技为经济发展续航等。请以“续航”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题目二:舞台上,戏曲演员有登场亮相的瞬间。生活中也有许多亮相时刻:国旗下的讲话,研学成果的汇报,新产品的发布……每一次亮相。

2024年湖北高考作文,新课标I卷解析及范文

2024年湖北高考作文,新课标I卷解析及范文
现如今互联网与人工智能的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着我们的生活。当答案似乎触手可及,我们不禁要问:在这样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我们的问题是否真的会越来越少?这不仅是2024年湖北高考作文(新课标I卷)的命题,也是每一位考生乃至社会成员值得深思的议题。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