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高起点 > 学科 > 正文

如何学好高中数学 自学能学懂吗

2025-04-21 10:04:06 高起点

  高中数学是不少学生的一块心病,数学差能学好吗,有什么方法能提高数学成绩,怎么样做才能最快的提高数学分数,对数学产生学习兴趣呢?

  怎么才能把数学学好

  数学要想学会不容易,但是初中数学好的学生,高中不努力去学这科,一段时间以后,数学肯定会落下,这是必然的事情,可见数学不是轻易就能学会的。

  学数学首先要培养兴趣,如果以前数学底子好,学起来会轻松很多,只要努力一般就会能学好数学。数学光靠老师讲是学不好的,需要自己去研究,多做题、多分析,多试验几种解题思路,学数学跟其他文科不一样,光靠背公式是远远解决不了问题的,也很难学会数学这科,只有对做题产生乐趣,才愿意花更多的时间研究难题,才可能考高分。

  研究难题是比较高的境界,对于还比较排斥数学的同学,刚开始学数学需要学最基础的知识,方法不外乎那几个,预习、认真听课、复习、做题、整理错题等,但是要做到位,用心去完成每一个步骤,否则走马观花似的去走过场,是没有任何效果的,还不如不学,有时间多背背课文也是好的。

  数学怎么自学最有效果

  数学提高最快的方法就是自学,虽然上课也需要认真听讲,但是课后和上课之前需要做很多准备工作,来帮助我们更好的学好数学这科。具体做法就是在讲新课之前,自己先把要讲的课程预习好,有时间把例题及课后习题也做了,这样老师在讲数学课时,自己就能回顾一遍,有不会的地方还能重点掌握,加深印象。

  课后再去做相应习题就会更加得心应手,做题时遇到的问题就会少一些,即使还有不会的,也可以再去翻阅课本,对照公式去解题。遇到实在不会的,也不要直接略过去,先画图,或者是把公式写出来,一步步去计算,即使不会,也要会到哪写到哪,这一点很重要,没准写着写着答案就出来了。最终还是不会的,就放到课堂上,留给老师讲。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2024新高考数学时间最佳分配如何合理规化时间

2024新高考数学时间最佳分配如何合理规化时间
2024新高考数学时间 应该合理分配时间,数学考试一般为120分钟,建议选择题和填空题控制在45分钟左右,能在半小时结束最好。大题部分,前三道每道10分钟左右,后三道总共预留50分钟甚至1小时,依情况而定。

高二上学期数学学什么 怎样学好数学

高二上学期数学学什么 怎样学好数学
  理科:必修2(解析几何初步与立体几何)、选修2-1(圆锥曲线)、选修2-2(分类记数原理)、选修2-3(排列组合)。文科:必修2(解析几何初步与立体几何)、选修1-1(平面几何)、选修1-2(记数原理)。

20%等于几分之几 百分数的互化

20%等于几分之几 百分数的互化
20%等于五分之一。因为百分数可以看作分母为100的分数,所以20%可以转换为分数形式20/100,进一步简化就得到1/5。

如何学好高中数学 自学能学懂吗

如何学好高中数学 自学能学懂吗
  高中数学是不少学生的一块心病,数学差能学好吗,有什么方法能提高数学成绩,怎么样做才能最快的提高数学分数,对数学产生学习兴趣呢?

平行四边形的周长公式是什么

平行四边形的周长公式是什么
平行四边形的周长公式:C=2(a+b)。公式描述:公式中a、b分别为平行四边形的边长,C为平行四边形的周长。

高一数学怎么学

高一数学怎么学
  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存在显著差异。数学语言在抽象程度上发生突变。初中数学主要以形象、通俗的语言方式进行表达,而高一数学触及抽象的集合语言、逻辑运算语言以及函数语言、空间立体几何等,不少学生反映集合、映射等概念难以理解,觉得离生活很远。

高中数学八种思维方法是什么 如何做到

高中数学八种思维方法是什么 如何做到
  高中数学的八种思维分别是:转化思维、逆向思维、逻辑思维、创新思维、类比思维、对应思维、形象思维、系统思维。

高三数学计算能力差怎么办

高三数学计算能力差怎么办
  进入高三,学生们面临着高考的巨大压力,而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在高考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一些学生来说,尽管他们对数学概念有一定的理解,但在实际解题时却常常因为计算错误而失分。那么,高三数学计算能力差怎么办呢?

高中数学解题常用的几种解题思路和技巧

高中数学解题常用的几种解题思路和技巧
  数学解题的思维过程是指从理解问题开始,经过探索思路,转换问题直至解决问题,进行回顾的全过程的思维活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数学解题常用的几种解题思路和技巧,仅供大家参考。

高中数学怎么提高成绩

高中数学怎么提高成绩
  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难度有了显著提升。初中数学侧重于数量的计算,且多数是常数计算,初三才开始接触简单变量问题。而高中数学主要研究变量,从函数到数列,从向量到立体几何,充满了对“变量”“动点”的研究。高中函数问题中,函数的表示符号、对应法则等概念让很多学生感到费解,不理解其意义与区别。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