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高起点 > 学科 > 正文

岳阳楼是在我国的哪个城市

2025-02-18 09:45:14 高起点

  岳阳楼,始建于东汉建安二十年,历代屡加重修,现存建筑沿袭清光绪六年重建时的形制与格局;因北宋滕宗谅重修岳阳楼,邀好友范仲淹作《岳阳楼记》使得岳阳楼著称于世。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美誉,与湖北武汉黄鹤楼、江西南昌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是“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楼”、古代四大名楼之一,世称“天下第一楼”。

  一、岳阳楼是在我国的哪个城市

  岳阳楼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洞庭北路,地处岳阳古城西门城墙之上,紧靠洞庭湖畔。它北临长江,南接洞庭湖,地理位置优越,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的美誉。

  二、岳阳楼的历史意义

  1、军事起源与建筑演变

  岳阳楼的前身是三国时期东吴大将鲁肃的阅兵楼。此后,它经历了从军事建筑到城门楼,再到观赏楼的演变。唐开元四年(716年),中书令张说谪守岳州时,正式修建此楼。

  2、到了北宋庆历四年(1044年),滕子京重修岳阳楼,并邀请范仲淹撰写《岳阳楼记》,使其声名远扬。

  3、文化象征

  岳阳楼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杰出代表,与滕王阁、黄鹤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它不仅是建筑艺术的瑰宝,更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象征。

  4、文化传承

  岳阳楼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中国文化的象征。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成为千古名句,体现了文人的家国情怀。

  5、建筑艺术价值

  岳阳楼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典范,其建筑风格独特,结构精巧,展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

  6、历史见证

  岳阳楼见证了岳阳乃至湖南地区的历史变迁。从古代到现代,岳阳楼一直是岳阳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

  三、高中描写岳阳楼的古诗文

  《登岳阳楼》

  作者: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作者: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题岳阳楼》

  作者:白居易

  岳阳城下水漫漫,独上危楼凭曲阑。

  春岸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近长安。

  猿攀树立啼何苦,雁点湖飞渡亦难。

  此地唯堪画图障,华堂张与贵人看。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

  作者:黄庭坚

  投荒万死鬓毛斑,生入瞿塘滟滪关。

  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具通:俱)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隐曜一作:隐耀;淫雨通:霪雨)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自己的拼音,自己的词语解析

自己的拼音,自己的词语解析
自己的拼音是zìjǐ。在汉语中,自己是一个极为常见且含义丰富的词语。它不仅是一个简单的代词,用于指代个体本身,更是一个充满深度和复杂性的词语,涉及到个体的自我认知、情感表达、价值观念等多个方面。

路上行人欲断魂的欲的意思是什么

路上行人欲断魂的欲的意思是什么
欲的意思:好像、将要。整句的意思是: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该句出自唐代文学家杜牧所创作的《清明》,这一天正是清明佳节。诗人杜牧,在行路中间,可巧遇上了雨。清明,虽然是柳绿花红、春光明媚的时节,可也是气候容易发生变化的期间,常常赶上“闹天气”。全诗表达了诗人心里的落寞与深深的思念之情。

引号的作用是什么

引号的作用是什么
引号的作用是可以表示直接引用、表示特殊含义、表示着重强调、表示特定称谓、表示讽刺和否定。

风物长宜放眼量的意思是什么全诗出处及赏析

风物长宜放眼量的意思是什么全诗出处及赏析
“风物长宜放眼量”出自毛泽东所作的《七律·和柳亚子先生》,意思是面对世间万物和各种风光景物,要放开眼界去衡量,要有长远的眼光,不被眼前的困难或迷惑所阻碍。句话蕴含了深远的哲理,表现了一种宽广的胸怀和远大的志向。

咏柳原文,翻译和赏析

咏柳原文,翻译和赏析
《咏柳》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咏物诗。这首诗通过描绘柳树的形象,巧妙地赞美了春天,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喜爱之情。

毕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毕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毕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有古代用以捕捉禽兽的长柄网,完毕,结束,都,全部等。例如,度道里会遇之礼毕,毕的意思是完毕、结束。

苟利国家生死以作者是哪位名人

苟利国家生死以作者是哪位名人
苟利国家生死以作者是清代的林则徐,出自《赴成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其二》,意思是只要对国家有利,即使牺牲自己生命也心甘情愿。林则徐被称为近代中国“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人”。

诗歌表现手法有哪些 包括什么

诗歌表现手法有哪些 包括什么
  常见的诗歌表现手法有: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乐景写哀、渲染、用典等方法。下面将对诗歌的表现手法进行详细整理,仅供大家参考。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拼音,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词语解析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拼音,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词语解析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拼音是bù rù hǔ xué,yān dé hǔ zǐ,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南朝·宋·范晔的《后汉书·班超传》,原句为:“超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后来这个成语被世人广泛传播和使用。

坚韧不拔和坚忍不拔有什么区别 坚韧不拔和坚忍不拔造句

坚韧不拔和坚忍不拔有什么区别 坚韧不拔和坚忍不拔造句
坚韧不拔和坚忍不拔在含义和用法上非常接近,都用来形容信念坚定,意志顽强,不可动摇,两者在细微之处仍有一些区别,下面将分析坚韧不拔和坚忍不拔的不同之处。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