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高起点 > 学科 > 正文

初怎么读,初的解释

2024-06-29 16:01:26 高起点

  初字的拼音是chū。初字象征着新的开始、新的希望,也代表着事物的起源和基础。在诗词歌赋中,初字常被用来描绘春天、早晨等充满生机和希望的景象,如初春、初阳等,初字也常用于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如初心不改、初见等。

  基础解析

  1.起头;刚开始;第一次。如:初学。2.当初;本来。又用为叙事中追溯已往之词。3.最低的。如:初……

  详细解析

  1.起始;开端。

  今王嗣厥德,罔不在初。注--《书·伊训》

  佚能思初,安能惟始。--《史记·乐书》

  惟人之初,总总而生,林林而群。--唐·柳宗元·《贞符序》

  旧岁昨宵尽,新年此日初。--元·耶律楚材·《壬午元日》诗之一

  我在初,认真是想学一点医。--郭沫若·《我的学生时代》

  2.表示序次居第一。

  初九:潜龙,勿用。注--《易·乾》

  姐姐,看着我饶他个初次罢。--《儿女英雄传》第三六回

  我凝视过许多初会面的孩子,他们都不曾向我抗议。--朱自清·《白种人——上帝的骄子》

  3.用于农历每月开头十天之前,表示它是该月中的第一个一、二……十日,以别于十一、十二……二十日。

  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不然的话到下月初八就来接新娘子。--张天翼·《儿女们》

  4.本原。

  无以反其性情而复其初。注--《庄子·缮性》

  圣人之学也,欲以反性于初,而游心于虚也。--《淮南子·倜真》

  欲知学之力,贤愚同一初。--唐·韩愈·《符读书城南》诗

  夫中国以学为明善复初,而西人以学为修身事帝,意本同也。--严复·《救亡决论》

  5.本;本来。

  勿士行枚注--《诗·豳风·东山》

  桓玄诣殷荆州,殷在妾房昼眠,左右辞,不之通。桓后言及此事,殷云,初不眠,纵有此,岂不以“贤贤易色”也。--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

  夫南方虽号为瘴疠地,然死生有命,初不由南北也。--宋·苏轼·《与吴秀才书》

  助汉以诛秦,初非好功业。--清·方文·《子房山》诗

  6.全;始终。

  受教三日,初不奉行,废命不忠,岂非过邪?--《后汉书·独行传·彭修》

  唐王勃每为碑颂,先磨墨数升,引被覆面而卧,忽起,一笔书之,初不点窜,时人谓之腹稾。--宋·庞元英·《谈薮·王勃》

  每日粥饭外,即面壁不语,或竟夕不卧,亦不诵经参禅,如是六七年,初不解衣。--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异六·化鹤》

  7.往昔;从前。

  (1)亦用作追叙往事之词,用于句首。

  遂为母子如初。--《左传·隐公元年》

  星如岁如,复继之初。注--汉·扬雄·《太玄·养》

  婺州大旱,人饿死,户口亡十七八。公居五年,完富如初。--唐·韩愈·《王公墓志铭》

  寻常相见了,犹道不如初。--宋·晁冲之·《临江仙》词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注--《左传·隐公元年》

  初,冯闻孟尝君好客,蹑?而见之。--《史记·孟尝君列传》

  初,父之死也,小娥梦父谓曰:“杀我者,车中猴,门东草。”--唐·李公佐·《谢小娥传》

  8.故事;成规。

  夫鲁有初,公室视丰碑,三家视桓楹。注--《礼记·檀弓下》

  9.方才;刚刚。

  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初沐者必拭冠,新浴者必振衣。注--汉·刘向·《说苑·谈丛》

  忆昔初及第,各以少年称。--唐·韩愈·《送侯参谋赴河中幕》诗

  两个初煨黄栗子,半抄新炒白芝麻。--《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

  石得富跑出一身大汗,初进来不觉得,渐渐地感到身上发冷。--柳青·《铜墙铁壁》第十五章

  10.最低程度。参见“初級”、“初等”。

  11.舒缓;从容。

  试待盘涡歇,方期解缆初。注--唐·杜甫·《寄李十四员外布二十韵》

  12.姓。宋有初暐。

  笔顺

  丶㇇丨ノ丶㇆ノ

  组词

  初冬、初步、初次、初等、当初、初出茅庐、初中、初心、最初、初始、年初、初期、初级、初衷、初创、月初、起初、初审、初一、初恋、初见、初学、初试、初选、初赛、初秋、如初。

  形近字

  切、叨、忉、舠、鱽、刧、旫、灱、糿、虭、魛

  近义词

  始shǐ

  反义词

  末mò;终zhōng

  造句

  1、春天的早晨,阳光初升,万物都显得生机勃勃。

  2、这是我第一次来到这个城市,对这里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和初识的喜悦。

  3、他们的友情始于初中时代,经历了许多风雨,依然如初。

  4、初入职场,他感到有些迷茫,但很快就适应了新的工作环境。

  5、我们在初秋的傍晚相遇,那一刻,整个世界都仿佛变得温柔起来。

  6、她的初恋是一段美好的回忆,虽然短暂,但刻骨铭心。

  7、这本书的初稿已经完成,但还需要进一步修改和完善。

  8、清晨,当第一缕阳光初照大地,新的一天就开始了。

  9、孩子们对于学习总是充满初学者的热情和好奇心。

  10、他对音乐的热爱始于初听那首动人的旋律,至今依然初心不改。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唐朝历代帝王顺序表

唐朝历代帝王顺序表
1、唐高祖李渊(566年-635年),字叔德,唐朝开国皇帝。2、李世民(598年【一说599年】-649年),即唐太宗。4、唐中宗李显(656年—710年),683年至684年、705年至710年两度在帝位。

初怎么读,初的解释

初怎么读,初的解释
初字的拼音是chū。初字象征着新的开始、新的希望,也代表着事物的起源和基础。在诗词歌赋中,初字常被用来描绘春天、早晨等充满生机和希望的景象,如初春、初阳等,初字也常用于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如初心不改、初见等。

似乎的拼音,似乎的词语解析

似乎的拼音,似乎的词语解析
似乎的拼音是sì hū,似乎是一个副词短语,常用于表示对某事物或情况的不完全确定或推测性的判断。传达了一种“好像”、“可能”或“近于”的意味,但并不完全肯定。在日常交流或写作中,当我们想要表达某种不确定性或基于不完全信息的判断时,常常会用到“似乎”这个词。

高三语文成绩怎么上130 提分策略有哪些

高三语文成绩怎么上130 提分策略有哪些
  在高三阶段,语文成绩上130分往往被视为一个难以跨越的坎。语文学习中,基础知识至关重要。字词、古诗词、古文等的积累是提高语文成绩的基石。对高三学生来说,要注重记忆背诵和赏析。在课下,学生可以准备一个笔记本,将易错的字词、古诗词的赏析要点以及古文的重点实词、虚词等进行整理归纳。

高二语文怎么提高成绩

高二语文怎么提高成绩
  高二阶段是高中学习的关键时期,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很多学生在高二阶段会遇到语文成绩提升的瓶颈,感觉难以突破。那么,高二语文怎么提高成绩呢?下面,将为大家详细解答高二提高语文成绩的方法。

议论文怎么写

议论文怎么写
  议论文是一种通过逻辑推理和事实依据来表达观点、阐述道理、论证主张的文体。在高中语文考试中,议论文写作是常见且重要的题型之一。无论是面对高考作文,还是日常的议论文写作,掌握正确的写作方法和技巧都是很重要的。那么,议论文怎么写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苛政猛于虎翻译

苛政猛于虎翻译
孔子路过泰山脚下,有一个妇人在墓前哭得很悲伤。孔子扶着车前的横木听妇人的哭声,让子路前去问那个妇人。子路问道:“您这样哭,实在像连着有了几件伤心事似的。”(妇人)就说:“没错,之前我的公公被老虎咬死了,后来我的丈夫又被老虎咬死了,现在我的儿子又死在了老虎口中!”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是什么意思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是什么意思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的出处:宋·苏轼《送安淳落第诗》。意思是经典的书读百遍也不会厌倦,熟读仔细思考之后其中的深意你自然明白。

高一语文必背篇目 有哪些背诵方法

高一语文必背篇目 有哪些背诵方法
  高一新版语文必背课文古诗词有:《沁园春·长沙》《诗两首》《大堰河——我的保姆》《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鸿门宴》《纪念刘和珍君》《小狗包弟》《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短新闻两篇》等。

狐假虎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出自哪里

狐假虎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出自哪里
狐假虎威,是一个源于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的成语,字面意思是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这个成语的故事情节虽然简单,却内含丰富的哲理,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它在中国文化和民间传说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常被用来形容那些依仗别人的权势或力量来欺压或恐吓人的人或行为。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