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高起点 > 学科 > 正文

乡村四月古诗原文,翻译和赏析

2024-07-08 09:29:56 高起点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农业经济高度发达的时期,人们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赞美,在文学作品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翁卷的《乡村四月》正是这一时期田园诗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反映了当时农村的繁忙景象,也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乡村》原文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乡村》翻译

  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天空中烟雨蒙蒙,杜鹃声声啼叫,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四月到了,没有人闲着,刚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乡村》赏析

  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田野风光和农忙景象,前两句描绘自然景物:绿原、白川、子规、烟雨,寥寥几笔就把水乡初夏时特有的景色勾勒出了出来。以“绿遍”形容草木葱郁,“白满”表示雨水充足,“子规声”暗寓催耕之意,生动地展现出“乡村四月”特有的风物。后两句叙述农事繁忙,画面上主要突出刚刚收完蚕茧便在水田插秧的农民形象,从而衬托出“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繁忙。前呼后应,交织成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卷。

  前两句“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四月的江南,山坡是绿的,原野是绿的,绿的树,绿的草,绿的禾苗,展现在诗人眼前的,是一个绿色主宰的世界。在绿色的原野上河渠纵横交错,一道道流淌着,白茫茫的。那一片片放满水的稻田,也是白茫茫的。举目望去,绿油油的禾田,白茫茫的水,全都笼罩在淡淡的烟雾之中。其实那不是雾,那是如烟似雾的蒙蒙细雨,不时有几声布谷鸟的呼唤从远远近近的树上、空中传来。描写初夏时节江南大地的景色,眼界广阔,笔触细腻;色调鲜明,意境朦胧;静动结合,有色有声。“子规声里雨如烟”,如烟似雾的细雨好像是被子规的鸣叫唤来的,尤其富有境界感。

  后两句“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歌咏江南初夏的繁忙农事。采桑养蚕和插稻秧,是关系着衣和食的两大农事,四月正是忙季,家家户户都在忙碌不停。对诗的末句不可看得过实,以为家家都是首先做好采桑喂蚕,有人运苗,有人插秧;有人是先蚕桑后插田,有人是先插田后蚕桑,有人则只忙于其中的一项,少不得有人还要做其他活计。“才了蚕桑又插田”,不过是化繁为简,勾画乡村四月农家的忙碌气氛。至于不正面直说人们太忙,却说闲人很少,那是故意说得委婉一些,舒缓一些,为的是在人们一片繁忙紧张之中保持一种从容恬静的气度,而这从容恬静与前两名景物描写的水彩画式的朦胧色调是和谐统一的。

  这首诗全篇语言朴实生动,风格平易自然,富有生活气息,表达了作者对农民辛勤劳动的赞美之情。

  字词注释

  (1)山原:山陵和原野。

  (2)白满川:指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光。川:平地。

  (3)子规:鸟名,杜鹃鸟。

  (4)才了:刚刚结束。

  (5)蚕桑:种桑养蚕。

  (6)插田:插秧。

  作品简介

  《乡村四月》是南宋诗人翁卷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清新明快的笔调,出神入化地描写了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旖旎风光,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此诗语言明快,格调轻松,形象鲜明,读来朗朗上口,给人留下深刻美好的印象。它把自然之美和劳动之美和谐地统一在画面里,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也使读者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劳动的乐趣。

  作者简介

  翁卷(英文名:Weng Juan),字续古,一字灵舒,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南宋诗人。为“永嘉四灵”之一。享年93岁,生平未仕,生卒年不详。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毕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毕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毕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有古代用以捕捉禽兽的长柄网,完毕,结束,都,全部等。例如,度道里会遇之礼毕,毕的意思是完毕、结束。

过瘾的拼音,过瘾的词语解析

过瘾的拼音,过瘾的词语解析
过瘾的拼音是guò yǐn,过瘾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用来形容某种活动或体验给人带来的满足感、愉悦感或刺激感,使人感到十分痛快、畅快淋漓。这个词在日常口语和书面语中都非常常见,用来表达人们对某种经历或享受的高度评价。

忧心忡忡是什么意思

忧心忡忡是什么意思
忧心忡忡是一种表达担忧和担心的词句,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处境的艰难与担忧。它来源于中国古代诗文中的一句话:“忧心忡忡,苦思冥冥”。这句话描述的是一个人在处境困难的时候,心中充满担忧和焦虑,无法解决问题,只能深深思考。

土匪的拼音,土匪的词语解析

土匪的拼音,土匪的词语解析
土匪的拼音是tǔ fěi,土匪的土土字代表地域性,暗示这类群体往往扎根于乡土之间,或是因土地问题而起;匪指非法、暴力的行为特征,常与抢劫、绑架等恶行相关联。这一组合,简洁而有力地勾勒出了土匪的基本形象。

高考语文复习4大方法 怎么复习语文

高考语文复习4大方法 怎么复习语文
  高考语文复习中,要注意积累基础知识,也要多看一些文章,积累一些好词好句好段,在复习的时候,不要在意最终的收获有多少,要认真复习,只有坚持住才能有收获,夯实基础,有计划的学习,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复习方法,供大家查阅参考。

风物长宜放眼量的意思是什么全诗出处及赏析

风物长宜放眼量的意思是什么全诗出处及赏析
“风物长宜放眼量”出自毛泽东所作的《七律·和柳亚子先生》,意思是面对世间万物和各种风光景物,要放开眼界去衡量,要有长远的眼光,不被眼前的困难或迷惑所阻碍。句话蕴含了深远的哲理,表现了一种宽广的胸怀和远大的志向。

李白登黄鹤楼的三首诗是哪三首

李白登黄鹤楼的三首诗是哪三首
李白登黄鹤楼的三首诗分别是《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登黄鹤楼》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盛府》。

翁卷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翁卷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翁卷作为南宋时期的诗人,其作品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著称,展现了他个人的文学追求和精神境界。翁卷的代表作如《乡村四月》《舍外早梅》《山雨》《野望》等,这些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更反映出南宋时期的社会现实和自然景象。

惊惶的拼音,惊惶的词语解析

惊惶的拼音,惊惶的词语解析
惊惶的拼音是jīng huáng,惊惶出自古代文献,如《吕氏春秋·明理》中就有有豕生狗。国有此物,其主不知惊惶亟革,上帝降祸,凶灾必亟。的记载。在后世的文学作品中,惊惶一词也频繁出现,如唐韩愈《为裴相公让官表》、明罗贯中《三国演义》、鲁迅《风筝》等,都使用惊惶一词来形容人物的惊恐状态。

岳阳楼是在我国的哪个城市

岳阳楼是在我国的哪个城市
岳阳楼作为中国湖南省岳阳市的标志性建筑,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更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建筑风格成为了文人墨客竞相吟咏的对象。从唐代到宋代,无数诗人在岳阳楼上留下了不朽的诗篇,这些诗作不仅展现了洞庭湖的壮阔景象,更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关怀。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