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高起点 > 学科 > 正文

矣字怎么读,矣的解释

2024-07-04 11:43:39 高起点

  矣字的读音是yǐ,矣字是中国古代文言文中常用的一个助词。发音清晰而悠长,仿佛能够穿越时空,引领我们走进那个充满古韵的世界。

  基础解析

  1.了。表已然或必然。如:悔之晚矣。2.表感叹。

  详细解析

  1.语气助词。

  (1)表已然之事,与“了”相当。

  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论语·雍也》

  秦王后悔之,使人赦之,非已死矣。--《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朕立谏鼓,设谤木,于兹三年矣。--南朝梁·任昉·《天监三年策秀才文》

  (2)表将然之事,与“了”相当。

  孔子曰:“诺,吾将仕矣。”--《论语·阳货》

  木禺人曰:“天雨,子将败矣。”--《史记·孟尝君列传》

  (3)表肯定或判断。与“也”相当。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论语·学而》

  吴楚反时,条侯为太尉,乘传车将至河南,得剧孟,喜曰:“吴楚举大事而不求孟,吾知其无能为已矣。”--《史记·游侠列传》

  (4)表命令。

  豹曰:“廷掾起矣,状河伯留客之久,若皆罢去归矣!”--《史记·滑稽列传》

  王许我,汝可疾去矣。--《商君列传》

  (5)表停顿,以起下文。犹“也”。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诗·周南·汉广》

  则人之易欺矣,可惶矣,可恐矣,可喜矣,知之不审也。--《吕氏春秋·有度》

  (6)表限制,犹“耳”。

  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则连有赴东海而死矣。--《战国策·赵策三》

  (7)表感叹,犹“啊”。

  甚矣,吾衰也!--《论语·述而》

  三代邈绝,远矣!难存。--《史记·封禅书》

  下塞上聋,邦其倾矣。--唐·韩愈·《子产不毁乡校颂》

  (8)与句中疑问词相呼应表疑问,犹“乎”。

  啜其泣矣,何嗟及矣?--《诗·王风·中谷有蓷》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论语·季氏》

  财货耗于内,征役劳于下,内耗下劳,何以济矣?--宋·苏舜钦·《火疏》

  2.代词。与“之”字相当。

  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注--《诗·小雅·隰桑》

  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行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孟子·尽心上》

  取侍御之礼,以令至焉;取厮役之礼,以令召矣。--汉·贾谊·《新书·官人》

  笔顺

  ㄥ丶ノ一一ノ㇏

  组词

  已矣、休矣、足矣、怅矣、逝矣、终矣、既矣、远矣、哀矣、痛矣

  造句

  1、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一年又过去矣。

  2、听闻此事,他长叹一声,随即默然不语,心中已有了决断矣。

  3、书卷已阅毕,心中豁然开朗,方知学问之海浩瀚无垠矣。

  4、夕阳西下,余晖洒满大地,一天忙碌的生活终将结束矣。

  5、历经千辛万苦,终达目的地,心中满是成就感矣。

  6、春去秋来,四季更迭,自然界的规律如斯矣。

  7、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此言得之矣。

  8、雨后初晴,天空如洗,空气清新宜人矣。

  9、岁月悠悠,许多往事已随风而去,唯余记忆深处那份温暖矣。

  10、遥望星空,繁星点点,宇宙之大,人类之渺小,感慨系之矣。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杜甫诗仙还是诗圣哪个称号高

杜甫诗仙还是诗圣哪个称号高
杜甫被誉为诗圣,他是我国历史上最杰出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社会意义,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诗歌作品不仅在文学领域具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在文化、历史、哲学等领域也具有重要的价值。

2025新高考必背72篇篇目 语文古诗词背诵技巧

2025新高考必背72篇篇目 语文古诗词背诵技巧
  2025新高考语文必背古诗词72篇包括《论语》十二章、《阿房宫赋》(杜牧)、《赤壁赋》(苏轼)、《过秦论》(上)贾谊、《将进酒》(李白)等等,以下是小编整理的2025新高考必背语文古诗词72篇篇目,大家可以参考。

一衣带水的水原指什么河

一衣带水的水原指什么河
.一衣带水的水原指的是一条水系,它从源头到终点,沿着一条河流,汇聚成一条河流,形成一个水原,包括源头、河流、汇聚处、河口等构成。

晏子为齐相文言文翻译

晏子为齐相文言文翻译
晏子,名婴,字平仲,是春秋后期齐国的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他以节俭力行、严于律己而著称,并因其卓越的贡献和高尚的品德,历经三世齐君都能扬名诸侯。

宝怎么读,宝的解释

宝怎么读,宝的解释
宝字的读音是bǎo。在中国文化中,宝这个字承载着深厚的意蕴和极高的价值。它不仅仅代表物质上的珍宝、宝物,更象征着精神上的财富、智慧和珍贵的情感。从古至今,宝字在文学、艺术、哲学等多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是怎么读,是的解释

是怎么读,是的解释
是字有有两个读音,分别是shì和tí。是,在汉语中非常常用的一个字,具有多种含义和用法。在现代汉语中,是,有时也用于构成某些固定短语或成语,如是非分明、是非之地等,在日常交流和写作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字。

孟浩然是哪个朝代的诗歌成就有哪些

孟浩然是哪个朝代的诗歌成就有哪些
孟浩然作为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以其独特的诗歌风格和卓越的创作成就,在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诗歌成就不仅体现在对自然山水的细腻描绘上,更在于他通过诗歌传达出的个人情怀与隐逸思想。

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的意思

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的意思
蹿厉奋发,笃行不怠是一句成语,意思是要努力进取、奋不顾身地去做一件事情,并且必须持之以恒、不松懈,不懈怠。

徐霞客是哪个朝代的千古名言有哪些

徐霞客是哪个朝代的千古名言有哪些
徐霞客作为明代杰出的地理学家、旅行家、探险家、文学家,以其卓越的探险精神和丰富的地理考察成果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他为后世留下了《徐霞客游记》这一宝贵的科学和文学财富。他的名言激励着后人不断追求知识,探索未知。

三黑和土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背景资料

三黑和土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背景资料
《三黑和土地》是一首诗歌,其主要内容描述了农民三黑与土地之间的深厚情感与紧密联系。三黑是一个勤劳的农民,他对土地充满了感激与热爱,因为土地给予了他生计和心灵上的满足感。诗中详细描绘了三黑在土地上辛勤劳作的过程,以及收获时的喜悦。作者通过三黑的经历,表达了对农民生活的关注和对土地的深深热爱。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