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高起点 > 学科 > 正文

高考常考文化常识50个 有哪些文化常识

2025-01-02 15:20:00 高起点

  高考语文作为考生展现语文知识和文化素养的重要舞台,其涵盖的内容广泛而深刻。在备考过程中,对常考文化常识的梳理与掌握,无疑是考生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考常考的50个文化常识,接着往下看吧。

  高考常考的50个文化常识

  一、官职任免升降术语

  1、拜:通过特定礼仪授予某人官职或荣誉称号。例如,“于是辞相印不拜”,意即拒绝接受丞相职位。

  2、除:指正式任命官员担任某一职务,如“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表明被授予了相应的官职。

  3、擢:表示晋升官职,比如“先王过举,擢之乎宾客之中”,意味着破格提拔至高位。

  4、迁:涵盖官员职位调动的所有情形,包括升迁(如迁升)、降职(如左迁)和平调。离职后重新任职称为复职。

  5、谪:通常指的是因罪被贬官或流放到偏远地区,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即滕子京被降职到巴陵郡担任太守。

  二、人物谦称与敬称

  1、君主自谦:孤(小国之君自称)、寡(自我评价为德行不足者)、不毂(认为自己不善治国者)。

  2、官员谦称:臣(对上言己)、老臣(年长且有经验的官员自称)、下官(地位较低者对上级讲话时用)、末官(最底层官员自称)、小吏(普通文职人员自称)。

  3、普通人自谦:愚(承认智慧有限)、鄙(承认见识浅薄)、敝(形容自己或所有物不佳)、卑(强调身份低微)、窃(表达冒昧之意)、仆(愿为对方服务之人)。

  4、尊称他人:使用诸如令尊(对方父亲)、令堂(对方母亲)、令郎(对方儿子)、令爱(对方女儿)等词汇来尊敬地称呼对方亲属。

  三、古今异义词解析

  1、下床:古时指从座位起身;现在指离开睡眠用具。

  2、多谢:古代用来表示多多劝告;现代则用于表达感谢之情。

  3、交通:古代描述道路交错相通;今天指代运输和通信系统。

  4、可怜:古代形容可爱;现在更多是指值得同情的状态。

  四、文言虚词的应用

  1、之:作为助词,连接定语和名词以示所属关系;也可用于取消句子独立性;还可以作为代词指代前文提到的人或事物;此外还有动词意义,指向某个方向移动。

  2、而:作为连词,可以表示顺承、并列、转折等多种逻辑关系。

  3、则:作为连词,可用于设定条件、假设情境或者转折表述。

  五、文学常识及作品背景

  熟悉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学流派及其代表作家,例如唐宋八大家、元曲四大家等。了解经典文学作品背后的故事、核心思想以及艺术特色,如《红楼梦》、《水浒传》等名著。

  六、古代礼仪与习俗

  掌握古代社会中的重要礼节形式,如跪拜礼、朝觐礼等;同时了解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与庆祝方式,如春节、中秋节等。

  通过对上述知识点的学习,考生可以更全面地准备高考语文中涉及的文化常识部分。建议结合历年真题进行练习,强化理解和记忆。此外,广泛阅读有助于积累更多的文化知识,提升个人的文化素养。

  高考文化常识积累

  1、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

  2、最早的爱国诗人是屈原;

  3、最早的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

  4、最早的也是最杰出的边塞诗人是盛唐的高适和岑参;

  5、古代最杰出的豪放派词人是北宋的苏轼;

  6、古代最杰出的女词人是南宋的李清照;

  7、古代最著名的爱国词人是南宋的辛弃疾;

  8、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李白;

  9、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杜甫;

  10、古代写诗最多的爱国诗人是南宋的陆游;

  11、古代最著名的长篇神话小说是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

  12、古代最著名的长篇历史小说是明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13、古代最早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浒传》;

  14、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是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

  15、古代最杰出的长篇讽刺小说是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16、古代最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是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17、古代最早的语录体散文是《论语》;

  18、古代最早的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左传》;

  19、古代最早的纪传体通史是《史记》;

  20、古代最杰出的铭文是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

  21、现代最伟大的文学家是鲁迅;

  22、现代最杰出的长篇小说是茅盾的《子夜》;

  23、现代最有影响的短篇小说集是鲁迅的《呐喊》。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韩愈是哪个朝代的诗人有什么代表作

韩愈是哪个朝代的诗人有什么代表作
韩愈作为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其作品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代表作如《师说》、《马说》等,至今仍被广泛传颂。不仅以其鲜明的论点、严谨的结构和透彻的说理赢得了后世的赞誉,更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优美的语言风格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恋恋不舍的拼音,恋恋不舍的词语解析

恋恋不舍的拼音,恋恋不舍的词语解析
恋恋不舍的拼音是liàn liàn bù shě,恋恋不舍广泛应用于各种情感场景中,无论是与朋友、家人、爱人的分别,还是离开熟悉的地方、结束一段难忘的经历,恋恋不舍不仅仅是对外在事物的留恋,更是内心深处那份纯真情感的流露,是对生命中每一个温暖瞬间的铭记与珍惜。

张惶失措还是张皇失措哪个对

张惶失措还是张皇失措哪个对
“张皇失措”和“张惶失措”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只有“张皇失措”是规范的成语写法。这个成语源自清代的文学作品,意指在慌乱中举止失去常态,形容人们在面对突发情况时的惊慌失措。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困难时要保持冷静,避免因慌乱而失去应对能力。

沁字怎么读,沁的解释

沁字怎么读,沁的解释
沁字的读音是qìn,在现代汉语中,“沁”最常用于形容某种感觉或体验深入到内心或身体,给人一种清新、舒适的感觉,如“沁凉”、“沁人心脾”等成语或短语。这些表达都描绘了某种愉悦、舒爽或清新脱俗的体验。

忽如一夜春风来指的是哪一个季节

忽如一夜春风来指的是哪一个季节
忽如一夜春风来描写的是冬季。忽如一夜春风来下一句是千树万树梨花开,意思是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好像是千树万树梨花盛开。这两句诗描写的是初冬的第一场雪,描写的季节则为冬季。忽如二字应用的巧妙,用满树梨花来形容雪压枝头的景致,十分生动传神。

是怎么读,是的解释

是怎么读,是的解释
是字有有两个读音,分别是shì和tí。是,在汉语中非常常用的一个字,具有多种含义和用法。在现代汉语中,是,有时也用于构成某些固定短语或成语,如是非分明、是非之地等,在日常交流和写作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字。

刻舟求剑的寓意是什么

刻舟求剑的寓意是什么
刻舟求剑的寓意是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应当考虑到这种变化,适合于这种变化的需要。

元曲四大家是谁

元曲四大家是谁
元曲四大家是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这四位元代杂剧作家。他们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杂剧创作成就。其中,关汉卿是元代著名的戏剧大师,代表作有《窦娥冤》。白朴则是元代知名的文学家及杂剧家,他的代表作是《梧桐雨》。

引号的作用是什么

引号的作用是什么
引号的作用是可以表示直接引用、表示特殊含义、表示着重强调、表示特定称谓、表示讽刺和否定。

诲女知之乎是什么意思

诲女知之乎是什么意思
诲女知之乎的意思是:让我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出自《论语》:“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句中“女”同“汝”,意思是“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