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高起点 > 高考报考 > 正文

湖北二本院校有哪些

2023-12-06 10:23:11 高起点

  湖北二本大学有武汉轻工大学、湖北文理学院、湖北师范大学、湖北经济学院、湖北医药学院黄冈师范学院、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湖北民族大学、荆楚理工学院等。

  湖北二本大学有哪些大学值得上

  湖北师范大学

  湖北师范大学是一所以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为主要学科门类,以教师教育为特色,以服务基础教育为主体的二本师范院校,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是全国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国家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应用型本科建设高校、湖北省国内“双一流”建设高校。

  湖北文理学院

  湖北文理学院是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院校,是中央和地方共建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这所二本比较好,值得各位考生报考。

  最好的湖北二本大学是什么

  1、江汉大学

  江汉大学是一所综合性二本大学,位于九省通衢的湖北省武汉市,学校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办学体制。其中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临床医学专业通过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2、武汉纺织大学

  武汉纺织大学是国家首批“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建设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全国十大时装名校。该二本材料科学、化学、工程学等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2023年贵州高考本科录取率是多少

2023年贵州高考本科录取率是多少
2023贵州高考本科录取率预计为33.5%。高考录取率计算方法为:录取率=招生人数÷报考人数×100%。例如,某个本科院校在一年内收到了1000份本科申请,录取了200名本科生,则该本科院校的录取率为:本科录取率=200/1000×100%=20%。

广东培正学院有哪几个校区

广东培正学院有哪几个校区
广东培正学院只有1个校区,位于广东广州市花都区赤坭培正大道中1号,该校是管理学、经济学为主,文学、法学、艺术和工学、理学多学科交融渗透、协调发展的省属全日制民办普通本科高校。

武汉专科学校排名

武汉专科学校排名
根据掌上高考网校友会高职I类排名可以得知武汉专科学校排名前十的是: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鄂州职业大学、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咸宁职业技术学院、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荆州职业技术学院、仙桃职业学院。

女生就业前景最好的十大热门专业

女生就业前景最好的十大热门专业
女生就业前景最好的热门专业有:播音主持专业、护理学专业、心理学专业、新闻学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英语专业、会计学专业、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力资源专业、财务管理专业。

天津财经大学有哪几个校区

天津财经大学有哪几个校区
天津财经大学有2个校区,分别为天津财经大学本部和马场道校区。本部校区位于河西区珠江道25号,马场道校区位于河西区马场道123号。

张雪峰最不建议上的211是哪个

张雪峰最不建议上的211是哪个
张雪峰最不建议上的211包括广西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内蒙古大学、海南大学、石河子大学、宁夏大学、延边大学、中央音乐学院、西藏大学、青海大学等。

安徽大学录取分数线2023 安徽大学是985还是211

安徽大学录取分数线2023 安徽大学是985还是211
安徽大学,作为国家“双一流”和“211工程”建设首批入列高校,一直以来都是众多考生和家长关注的焦点。2023年,安徽大学的录取分数线有何变化?本文将为你详细解析。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好不好评价怎么样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好不好评价怎么样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是一所位于中国海南省三亚市的公办高校,是海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海洋局共建的高校之一。该校的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批高水平的教师团队,注重教学质量和教学方法的改进。学校教学设施和实验室设备也比较先进,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条件。

云南专科学校排名前十 好的大专院校有哪些

云南专科学校排名前十 好的大专院校有哪些
云南专科学校排名前十名的学校是: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楚雄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2024年海南高考报名人数是多少 高考用什么卷

2024年海南高考报名人数是多少 高考用什么卷
2024年海南高考报名人数为74096人,比去年增加4027人。其中,应届高中毕业生67507人,往届高中毕业生5074人,中职生1515人。按考生户籍统计,本省户籍考生70937人(其中按引进高层次人才子女条件报名的考生8人),外省户籍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即“异地高考”考生)3159人。
友情链接